桓彦范传

简体浏览|繁體浏覽
  桓彦范,润州曲阿人。祖父桓法嗣,是雍王府咨议参军,弘文馆学士。桓彦范慷慨潇洒,少年时因承袭祖辈的余荫被调任右翊卫。圣历初年(698),授司卫寺主簿。纳言狄仁杰很是看重,特殊礼遇,曾对他说:“足下才识如此,一定前程远大。”还提升他为监察御史。

  长安三年(703),调任御史中丞。四年转任司刑少卿。当时,司仆卿张昌宗因派术士李弘泰占卜他有帝王之分,御史中丞宋王景请拘留审理,详尽地讲了他的罪过,但武则天不同意判刑,桓彦范对此事上疏道:“张昌宗无德无才,谬承陛下恩宠,本应当粉身碎骨,来报答陛下特殊栽培,竟然包藏祸心,有这样的占卜!陛下长期施加恩惠,不忍先刑。张宗昌叛逆作乱的罪行很多,这是自己招来的罪过,这是老天爷生怒,并不是陛下有心杀他,违天不祥,乞请陛下裁决。..君尚在,但是做臣子的却图望有天子之分,这就是逆臣,如果不诛,社稷也不会安稳。伏请将张昌宗交付鸾台凤阁三司追究其罪。”奏章奏上之后却没有结果。当时又有内史李峤等奏称“:陛下刚革新之时,人多逆反,审讯断决,刑法极严,一些刻薄的官吏,恣意加重迫害,当时被周兴、丘责力、来俊臣所酷法破家的人,现在都在申诉冤情。”桓彦范又奏请从文明元年(684)以后被判罪的人,除了扬、豫、博三州的谋反魁首以外,其他人都加以赦免。表疏前后达十奏,言辞恳切,至此才得到允许采纳。桓彦范凡是所奏议的,如果碰上皇上责问,他就辞色无惧,争论愈厉。他曾对他所亲人说“:今天既然做了执法官,人命就是在自己的手上,一定不能顺旨诡辞,来求得自己的安全。”

  这年,武则天生病,张易之与弟张昌宗入阁侍疾,暗中图谋叛逆。凤阁侍郎张柬之与桓彦范及中台右丞敬晖等策划诛杀张易之兄弟。张柬之迅速引荐桓彦范和敬晖同时任左右羽林将军,授予指挥禁兵的职权,共同图谋平定反叛之事。当时皇太子每于北门起居,桓彦范与敬晖趁此时谒见,秘密陈计,太子听从了他们的策划。

  神龙元年(705)正月,桓彦范与敬晖及左羽林将军李湛、李多祚、右羽林将军杨元琰、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率领左右羽林军及一千骑和五百余步兵在宫中捉拿张易之、张昌宗。令李湛、李多祚到东宫迎皇太子。兵到玄武门,桓彦范等保护太子斩关而入,兵士大噪。当时,武则天在迎仙宫的集仙殿。斩张易之、张昌宗于廊下,并迅速到其宅第斩其兄汴州刺史张昌期、司礼少卿张同休,并将他们首级悬挂天津桥南。人们看见,莫不欢叫相贺,有的割他们的一块肉,一个晚上肉都割尽。第二天,太子即位,桓彦范以功加授银青光禄大夫,拜授纳言,赐勋上柱国,封谯国公,赐实封五百户。从新令,又改为侍中。

  桓彦范曾上表论时政数条,其大义是“:过去孔子论诗,以关雎为始篇,讲的是后妃乃是人伦之本,治国之源始。所以娥皇、女英下嫁而舜治政兴旺,太任、太姒出嫁姬氏便使姬周兴盛,桀逃亡到南巢,祸起于妹喜;鲁桓公灭国,是被齐国美女迷惑。伏见陛下每次临朝听政,皇后总施帷幔坐殿上,参与政事。臣选列历史上的国君详细了解历史上发生的事,帝王中凡有与妇人谋及政事的,莫不破国亡身,走上绝路。况且以阴乘驾在阳之上,这是违背天理的,以妇凌夫,这是违背人伦的。违天不祥,违人不义。由此古人以‘北鸡之晨,惟家之索’,易经上说:‘无攸遂,在中馈。’讲的都是妇人不得干预国政。伏愿陛下览古人之言,察古人之意,上以国家为重,下以百姓为念,应当令皇后无往正殿,干预朝政,专在宫中,修养阴教,则社会稳定,永远兴旺。”

  又说:“臣闻京师到处在传说,胡僧慧范假托佛教,欺诈迷惑后妃,所以能够出入宫闱,扰乱时政。陛下又轻骑微行,多次到其室,上下亵狎,有损尊严。臣曾听说兴旺之理,必由进善;富国安民,莫大弃恶。所以孔子说‘:拿左道乱政的人杀,借鬼神危人的杀。’今慧范之罪,与所说的没有什么不同,如果不急诛,一定会生乱变。除恶务本,去邪不疑。实愿陛下,早加裁贬。”桓彦范的这些意见未被采纳。同时,中宗又授方术人郑普思为秘书监,叶净能为国子祭酒,桓彦范苦苦劝告,言其不可。中宗说:“既要用他们,就容不得阻止。”桓彦范又说“:陛下自登上宝位,便马上宣布‘军国政化,皆依贞观时的办法’,贞观中太宗曾用魏征、虞世南、颜师古为秘书监,孔颖达为国子祭酒。而郑普思等都是方术庸流之辈,哪里足以与他们相比。臣担心人们议论陛下官不择才,随随便便把官职加于私爱。希望陛下要慎重选择。”中宗也不采纳。

  当时,韦皇后参于朝政,德静郡王武三思又在朝中用权,认为武则天是被桓彦范所废除,常深怀怨恨,又担心桓彦范等逐渐铲除武氏,便考虑先下手对付桓彦范,皇后韦氏既深为中宗所信任宠爱,言无不从,武三思又与韦氏私通,便早晚在中宗耳边说桓彦范的坏话。中宗竟用武三思的计谋,晋封桓彦范为扶阳郡王,敬晖为平阳郡王,张柬之为汉郡王、崔玄日韦为博陵郡王,袁恕己为南阳郡王,并加特进之职,免除宰相之职。还给桓彦范赐姓韦氏,令与皇后同姓,..杂彩、锦绣、金银、鞍马等。虽然表面上表示优崇,而实际夺去他们的实权。易州刺史赵履温,是桓彦范的妻兄。桓彦范诛张易之后上奏说赵履温也共谋其事,于是赵履温被授司农少卿官职。赵履温为了感激他,就把自己的两个心爱婢女送给桓彦范。到桓彦范免除宰相之职,赵履温又夺回这两个婢女,这样就大大的为时论所讥讽。不久,桓彦范调外任氵名州刺史,转濠州刺史。

  二年,光禄卿、驸马都尉王同皎因武三思与韦氏通奸,偷偷谋划除掉他们。事泄,被武三思诬陷,说王同皎将废除韦氏,并说桓彦范与他通信息也知其情。因此桓彦范被贬到泷州做司马,敬晖到崖州做司马,袁恕己到窦州做司马,崔玄日韦到白州做司马,并命令永不升职,勋封并削。桓彦范仍复其本姓桓氏。

  这年秋,武三思又阴令人把皇后的秽行,榜贴于天津桥,请除韦氏。中宗闻知大怒,命卿史大夫李承嘉追查其人。李承嘉按武三思的旨意,上奏说:“桓彦范与敬晖、张柬之、袁恕己、崔玄日韦等指使人偷偷张贴的。表面上是废后,实际上有危君之计,请加以满门抄斩。”中宗依李承嘉所奏。大理丞李朝隐坚持上奏说“:敬晖等既未经审理,不可马上诛夷,请派御史查清罪行,待审理案情,依法处分。”大理卿裴谈奏道“:敬晖等只适合据皇上亲自断罪,不可另外等候审讯,请一并处斩没收所有家产。”中宗采纳了裴谈的意见,但因桓彦范等五人赏赐了铁券,许以不死,于是就长期流放桓彦范于滚州,敬晖于崖州,张柬之于泷州,袁恕己于环州,崔玄日韦于古州,并终身禁锢,子弟年龄在十六岁以上的也流配岭外。李承嘉因此被授金紫光禄大夫,晋封襄武郡公。韦氏为此特赐李承嘉彩五百段,瑞锦被一张。升迁裴谈为刑部尚书,贬李朝隐为闻喜县令。武三思又怂恿节愍太子上表请求斩桓彦范等的三族,中宗因为已经有前面赐的铁券许以不死就没依从这个请求。武三思忧虑桓彦范等重新被进用,又采取了中书舍人崔..的计策,特令崔..的表兄嘉州司马周利贞代理右台侍御史,到岭外并假冒圣旨诛杀桓彦范。桓彦范奔赴流放地,行至贵州,周利贞在途中追上,就命令左右捆绑桓彦范,拖到竹茬之上,皮肉挂掉露出骨头,然后又乱杖打死,那时他只五十四岁。

  睿宗即位,延和元年(712),追复桓彦范原有官爵,还他的子孙实封二百户。玄宗即位,开元六年(718),下诏:“配享中宗、孝和皇帝庙廷,桓彦范的子弟都加提拔录用。”建中元年(780),重赠司徒。
<
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