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繁體

辛弃疾表现政治内容词之赏析

  肖旭

  直接歌颂抗金武装斗争,正面表观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辛弃疾有投身抗金武装斗争的经历,在词中就常常表观火热的战斗生活,或写月夜行军,或写从容作战,或写沙场点兵,或写与敌人交锋时的殊死博斗。在我国文学史上,辛弃疾第一次把金戈铁马的铿锵之声带入词的歌唱里来。如他寄与陈亮的一首【破阵子】词就是这样。这首词的题目是《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陈同甫,即陈亮。陈亮积极主张抗金,是辛弃疾志同道合的朋友。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冬天,陈亮从浙江金华到江西,拜访闲居在上饶的辛弃疾。他们一起游览了鹅湖、瓢泉,唱和诗词,共同讨论时局国事,谈得非常投机而畅快。十天后,陈亮告别东归,辛弃疾还追赶了一程,打算再把他挽留下来。对这次聚会,他们非常怀念,互相以词赠答,写了许多首【贺新郎】,不断抒写他们建立在爱国思想基础上的深厚友情。这首【破阵子】词就是在上饶聚去之后,辛弃疾写给陈亮的。辛弃疾在这首词中,主要回忆自己年轻时期的战斗生活,包含有与陈亮共勉的意思。首句“醉里挑灯看剑”,化用杜甫“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诗句,表观自己时刻不忘杀敌报国。“醉里”写当时的情态,“挑灯”点明时间,是在夜晚,“看剑”表观雄心,渴望杀敌。在夜间,在醉酒的情况下,还抽出宝剑来抚摸观看,见出杀敌报国的心情之迫切。次句“梦回吹角连营”,写军中拂晓时候的情形。连营的号角声把自己从梦中惊醒。梦回,是梦醒的意思,从梦中惊醒过来。画角连营,是从角声的此起彼伏、相互呼应,写出军营星罗棋布、交错连接的浩大气势。这两句,一句写看,一句写听,看的是宝剑,听的是号角,都显得豪迈雄壮,令人兴奋激动,热情高涨。接下去写军中宴饮娱乐和练武阅兵的场面。“八百里分麾下炙”,这是写战士得到了主帅的犒赏。八百里,指牛。麾,是大旗,麾下,等于说帐下,指军中主帅所居之地。炙,即烤肉。握《世说新语》记载,晋代王恺有牛叫“八百里駮”,王济与王恺比试射箭,以“八百里骏”作为赌物,王济获胜,于是就把牛杀了作炙。这句的意思是说把牛肉烤熟分给部下。“五十弦翻塞外声”,这是写演奏军乐。五十弦,指瑟。古代的瑟有五十弦。李商隐《锦瑟》诗说:“锦瑟无端五十弦。”这里用以代表军中乐器。翻,是演奏的意思。塞外声,边地流传的乐曲,这里泛指慷慨豪迈的军乐。众多的战士在大旗下,军帐前,用刀切割烤肉,狼吞虎咽,悲壮苍凉的军乐声震四野,气氛紧张肃穆,气象森严开阔,而气势雄伟奔放。最后词人以“沙场秋点兵”一句收结上片,点明以上活动是在“点兵”,也就是检阅部队。“秋”字点出阅兵的季节。秋天,草肥马壮,宜于征战,所以在这时点兵,为抗击敌人做准备。秋天的气氛是肃杀悲凉的,这时点兵,又更显出抗金部队的军容威严。词的下片就具体写“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二句从战马和武器写战士的英姿。的卢,骏马的名称。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一次骑着的卢逃难,的卢一跃三丈,跳过了檀溪。的卢在这里泛指战马。霹雳,是雷声,这里形容弓弦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声音。据《隋书》记载,长孙晟擅长射箭,突厥人听到他的弓弦声音,称为霹雳。词人描写战马像的卢马那样飞快奔驰.弓弦像打雷似的发出巨响,是为了表现跃马张弓的抗金战士,既表现他们的英勇气概,也表现他们的理想抱负,这就是下面所说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要收复失地,重建宋朝的一统天下,为国家建立功业。从“醉里挑灯看剑”到“赢得生前身后名”,极力铺写阅兵练武的场面,展示抗金部队的军容、军威,也抒发了词人的豪壮情怀,慷慨激昂,的确是前所未有的“壮词”。末句却陡然一转:“可怜白发生。”感情分量极重,感慨极为深沉。在昏庸腐朽的南宋投降势力的压制下,词中所写的壮志是无从实现的。理想与现实有极大的矛盾。光阴虚度,功名未立,报国无路,壮志难酬,自然十分悲愤。写法上却以前九句尽量渲染那种豪迈精神,收复失地,赶走金人,简直指日可待,马到成功,以酣畅淋漓的描写,反衬出末句失望沉痛之极。前面写得越激昂、越豪壮,最后就越使人悲愤、沉痛。因此,“壮词”之壮,就不是雄壮,而是悲壮。这种写法是词中少见的。这首词的结构也很特别,一反唐宋词上下片过变转折的格式,而是前九句浑然一体,“过变不变”,转折在前九句与最后一句之间。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辛弃疾不受词律拘束的豪放的创作精神。

  辛弃疾还有许多词回忆自己青年时代驰骋沙场的战斗生活。他有一首题为《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的【鹧鸪天】词。“少年时事”,即指他二十岁出头在山东起义抗金、生擒张安国、投奔南宋的经历,也就是词中所谓的“往事”。词的上片集中写这“往事”,开头两句说:“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锦襜,是一种类似披风的短衣,长达膝部,又名“蔽膝”,当是骑兵所穿的军装。突骑,是骑快马的骑兵。这两句是说自己少壮时期举起抗金的义旗,率领着成万的士兵,参加了耿京的部队,紧接着又率领着几十个轻骑兵,活捉叛徒张安国,开始渡过长江,投奔南宋。这两句是概括的叙述,下面两句就抓住典型事例,展开对战斗生活的生动描绘。“燕兵夜捉银胡䩮,汉箭朝飞金仆娖。”燕兵,与下句的“汉将”为互文,都指北方的抗金义军。娖,是整顿、收拾的意思。胡䩮,是箭筒。金仆娖,是箭的名称。这两句互文见义,写出抗金义军白天紧张战斗,夜晚戒备森严。辛弃疾还有一首题为《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的【水调歌头】词也是表现这一时期的战斗生活。词的上片说,“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率军南侵,后来被宋军击溃于采石矶,完颜亮也被部下杀死。辛弃疾正是这时开始了他的抗金生涯,并在扬州以北地区和金军进行过艰苦的战斗。词中表现出词人青年时代就献身抗战事业的英勇气概,歌颂了武装保卫祖国的正义战争。现在把这几句词简单解释一下。“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是写敌人的侵略。胡骑,即指金兵。猎,这里借指战争。黄昏日落时分,边塞上尘土飞扬,金兵乘着秋高马肥,南下发动进攻。“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是写南宋王朝沿着长江组织水军防御和阻击南下的金兵。组,是组甲;练,是练袍。组练,指装备精良的部队。层楼,指战舰,古代战船有好几层楼,又称楼船。南宋王朝众多的军士沿江防守,战船排列,层楼高耸。“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是写金主完颜亮在南侵时为部下所杀。投鞭,用前秦苻坚事。据《晋书·苻坚载记》记载,苻坚打算进攻东晋,自夸说,把我众多军士携带的马鞭投入长江中,就足以使长江断流。这里以苻坚借指气焰嚣张,不可一世的金主完颜亮。鸣髇,是一种用骨头制作的射时带响声的箭,又叫鸣髇。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冒顿单于创制鸣髇 ,命令左右说,鸣髇射往的地方,有敢于不同时射出箭去的处斩。后来冒顿单于用鸣髇射他的父亲头曼单于,左右也都跟着射出箭去,头曼单于就被射死了。这里以头曼单于比喻被部下杀死的金主完颜亮。佛狸,是北魏太武帝的小名,因为扬州对岸的瓜洲有佛狸祠,所以这里用来比喻曾经攻陷扬州的完颜亮。“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是写词人自己少壮时期,积极参加了这一次同金人的战斗。季子,是战国时苏秦的字。词人以苏秦自喻,描写自己在北方起义,抗击金军,准备收复故土,统—祖国,正如苏秦少年周游各国打算实观自己的学说主张一样。黑貂裘,也是用苏秦的典故。苏秦开始很不得志,穿的一件黑貂裘都破旧不堪了。词人这里写“匹马黑貂裘”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当时投入战斗正如苏秦身着崭新的黑貂裘周游各国,意气很盛,二是暗示自己后来有志难伸,正如苏秦身着已经破旧的黑貂裘,处境狼狈。所以词的下片就主要是感叹“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现在重过扬州,人已老了,满头白发,而功名未立,但是词的上片追忆当年的战斗生活。还是写得虎虎有生气。这一类词,最能体现作者的英雄本色。

  借登临怀古抒发忧愤。祖国的山川名胜以及与之有关的历史事件、英雄人物等,常常引起辛弃疾内心的激动。他触景生情,百感交集,或抚栏低吟,或仰天长啸,迎风洒泪,悲歌当哭。辛弃疾最擅长写怀古词,写得最有特色。他登临怀古,不是纯为抒发思古之幽情,沉湎于过去,于回首往事中消沉下去,而是密切关注现实,思虑未来。他在登上江西南昌滕王阁时所写的【贺新郎】词中,由当时国力强盛,歌舞繁华,联系到今日的国势衰微,山河破碎,发出了“空有恨,奈何许”的感慨。在《书江西造口壁》的【菩萨蛮】词中,面对青山流水,于鹧鸪晚唱之中,怀想北方尚未收复的大片国土,所谓“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从屈原以来,爱国诗人常借祖国山河来抒写感时忧国的内心。屈原说:“望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杜甫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陆游说得更明确:“爱国忧君孤臣泪,临水登山节士心。”辛弃疾同样是借登临怀古,抒发爱国感情。他从二十三岁南归,一直不受重视,二十六岁上《美芹十论》,提出抗金策略,又不被采纳。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这时,词人已经三十五岁了。一次,他登上建康的赏心亭,极目远望祖国的山川风物,百感交集,更加痛惜自己满怀壮志而老大无成,于是写下一首【水龙吟】词,抒写他的爱国热情不被理解、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另一种说法认为这首词是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辛弃疾三十岁在建康任通判时所作。词的题目叫《登建康赏心亭》。赏心亭建于北宋初年,在南京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河,是当时的游览胜地。

  词的开头先写登临所见。“楚天千里清秋”一句,点出登临的地点、环境、季节。楚即吴楚,泛指南方一带,千里言其广阔,清秋是秋高气爽的季节。下句“水随天去秋无际”就紧扣“千里”二字来写秋的景象,写出秋季水的清澈,天的高朗,天水相接,水天一色,真是秋天空阔,秋水浩渺。面对这赏心悦目的景色,本应该心旷神怡,可是词人的心情却是:“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在赏心亭上纵目眺望,远处错落有致的峰峦,形态优美,像妇女头上螺旋式的发髻和尖细状的玉簪一样。但这美景只是给词人带来了愁和恨。词人不说自己的心情不好,而说山的峰峦为自己“献愁供恨”,仿佛峰峦本身就是愁和恨的化身。这样写,使客观景物带上了主观感情色彩,在写景之中,便显示出自己的悲苦心情。以上几句,从“楚天”写到“遥岑”,由大入小,由远而近。千里楚天之下,随天而去的秋水之上,是玉簪螺髻似的峰峦,而峰峦为词人“献愁供恨”,所以下面笔锋便转向词人自己,由景及人,由物及我。“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楼,即赏心亭。游子,是词人自称。从字上面看,这几句是说自己这个从北方来到江南的游子,黄昏时候站在赏心亭上,看到夕阳下落,听到断鸿鸣叫,不禁感到孤独寂寞,内心十分伤感。实际上这几句包含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是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落日,点明时间是黄昏,一天将尽,断鸿,点明季节是秋天,一年将尽。两者都写出时不我待,光阴虚度,未能利用少壮年华而大有作为。同时,词人又以落日隐喻国家形势,半壁江山岌岌可危,又以断鸿暗示自己如失群的孤雁,立志报国而无所依归。这种被压抑的爱国热情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是没有人能够理解的,所以接下去就说:“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吴钩,是古代吴地所造的一种弯形的刀。杜甫有诗说,“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馈赠和观赏吴钩这样的宝刀,表示能凭借宝刀从事征战,杀敌立功,以锋利的吴钩陪衬怀有豪情壮志的少年。辛弃疾在写给陈亮的《破阵子》词中说“醉里挑灯看剑”,也是这个意思。这里的“把吴钩看了”,则是从另一角度说自己空有宝刀,却派不上用场,不能为国杀敌立功。“看了”,当看过、看完讲,实际上包含着看了又看的意思。把吴钩拿在手里看了又看,因而无限感慨。拍阑干即是借以发泄难以诉说的满腔悲愤。但是,拍遍了阑干,也还是无人理解自己,如同看罢了吴钩依然无济于事一样。词的上片主要是即景抒情,表现爱国忠心无人理解的痛苦,侧重于写景,兼写由景物引起无穷的思绪。但“登临意”的具体内容并没有明说,于是词的下片就扣着“登临意”三字去展开抒情和议论。“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这两句照应上片的“江南游子”一句,用了西晋张翰思乡的典故。季鹰是张翰的字。张翰是吴地人,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的莼菜羹,鲈鱼鲙,于是辞官归家。辛弃疾用这个典故的第一层意思是说,家乡的美味让人思念,但现在南北分裂,尽管秋风起了,自己思乡心切,却是有家难归。第二层意思是说,何况在国难当头的时候,自己的抱负是要为国立功,不要学张翰辞官回乡!下面三句说:“求田问含,怕应羞见,刘郎才气。”用了三国时许汜和刘备的典故。求田问舍,指购置田地和房屋。刘郎,指刘备。三国时许汜庸俗自私,只知求田问舍,不关心国事,受到刘备的批评。这里是说如果像许汜那样求田问舍,追求个人温饱的话,就会让天下英雄耻笑。这又与上片的“把吴钩看了”一句照应,表明词人自己胸怀壮志,不做许汜那样不关心国事的人。可是词人虽有壮志,却也只能虚度年华。“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这三句用东晋桓温的故事。桓温率兵北伐,看见他早年栽种的柳树已长到十围那么粗大,便叹息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词人用这个典故的意思是说,大好时光已经白白地虚度了,北伐抗金的愿望不能实现,而又经常处于不得意的境遇之中。忧愁风雨,是形容处境艰难。从“休说鲈鱼堪鲙”到“树犹如此”,词人写他痛心于天下多难、南北分裂,鄙薄“求田问舍”的个人打算,希望为统一祖国做出一番事业,然而却只能在“忧愁风雨”中叹息岁月易逝、宏图难展,这就是“登临意”的核心内容。这样的“登临意”,在投降派当权的时候确实是不能被人理解的,所以词的最后说:“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倩,即请的意思。红巾翠袖,代指美人。揾,就是擦拭。这三句是说,多情的美女或许还能同情自己,为自己擦去悲愤难忍的英雄之泪,然而这样的美女也无人去为自己呼唤前来。“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英雄而至落泪,可见伤心已极。“英雄泪”三个字,把上片所写“落日”之景,“断鸿”之声、“遥岑”之“献愁供恨”、吴钩之“看了”、阑干之“拍遍”,总收一笔。这“英雄泪”,不是辛弃疾个人的,可以说是代表了当时一切爱国志士经历“忧愁风雨”的共同哀恸。南宋朝廷中容不得爱国志士,他们就感到知音难觅。即使有“红巾翠袖”,可以为自己一洒同情之泪,而这风尘中的知音却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啊!这里,下片结尾与上片结尾的“无人会,登临意”相照应,更深入一步地表达沉痛而悲愤的感情。这首词贴切地运用了几个典故,使得词的内容更丰富,含意更深刻,含蓄而深沉地表现了词人的痛苦心情。全词充满难言之隐,把充塞宇宙的抑郁不平之气,蟠屈在二十多句歌词之中。这与苏轼词的“横放杰出”的风格不同,显得更为深沉,正如清代人谭献所说,是“潜气内转”,具有沉郁顿挫的特点。

  辛弃疾的理想抱负、思想感情不被南宋统治集团所理解,他在登览风景名胜的时候,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怀想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就常常激起忧时忧国的感情,同时更产生壮志难酬的苦闷。他一生写了大量的登临怀古词,大多数都是感慨万端、深沉悲壮。他晚年曾经出任镇江知府,在镇江写下了著名的《南乡子》和《永遇乐》两首怀古词。【南乡子】的题目叫《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文是这样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由三国时孙权曾经一度建都于京口引起联想,借登临怀古以感慨国事。京口,即镇江。北固亭,又称北固楼,在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神州”在这里指中原沦陷地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北固楼上,举头望去,风光满眼,哪里是中原故土呢?这是扣着登临的题意起头,写登临所见。而词人所注目的却已越出了“满眼风光”,身在北固楼,而心向着神州。“望神州”表明“有怀”的“怀”是现实感受,并非单纯地发思古之幽情。站立于京口的北固楼头,对神州只能“望”,写出南北分裂的现实,这使词人抚今追昔,不胜感慨。下面就说:“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几多朝代的兴替,国家的盛衰,犹如这“悠悠”的长江流水滚滚而去,亦如“悠悠”的长江流水滚滚而来。“不尽长江滚滚流”一句借用了杜甫“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意在说明过去的历史已经成为陈迹,今天又当如何呢?于是下片就以古喻今,转入怀古,所怀之人是三国时东吴的君主孙权。孙权从十九岁起开始统率东吴军队,雄踞江南,与曹操、刘备相抗衡,词人认为他是一个大有作为的人物。因为孙权曾经在京口建都,所以词人在北固楼怀古就自然而然地想到这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两句,概括地写孙权的英雄业绩,也写他的英雄气概。兜鍪,就是头盔,这里借指士兵。坐断就是占据住的意思。两句的大意是说,孙权年轻时就统率了东吴的军队,占据住东南江山,征战不休。“战未休”点出“战”,这是借古论今。三国时代鼎足三分的局面与现实中南北分裂的局面有相似之处,孙权占据东南,为抵抗曹刘而征战不休,而今南宋占据江南,却只是一味妥协投降,使中原大好河山不能恢复,爱国志士的理想抱负也不能实现。词人在这里称赞孙权“坐断东南战未休”,就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苟且偷安表示不满。接下去两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化用曹操的话来表示对孙权的景仰。据《三国志》记载,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曹操对刘备说,当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人。词人在这里化用其意,称赞孙权是只有刘备和曹操才能匹敌的英雄。古人煮酒论英雄,词人在这里也是在论英雄。在词人看来,孙权的敌手是曹刘,南宋的敌手则是占据了中原的金国统治者,孙权敢于同曹、刘征战不休,正是南宋应当学习的榜样。因此词的最后一句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也是借用曹操的话。仲谋,是孙权的字。据记载,曹操有一次与孙权作战失败,看到孙权部队的舟船,兵器,军容都十分整肃,于是感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词人借曹操的话来称赞孙权敢于抵抗强大的敌人,表示应当向孙权学习,同时又是借古喻今,讽刺怯懦畏敌的南宋投降派。这首词写法上很有特点,上下片都有问句。上片问“何处望神州”,点明怀想的地点是中原故土,抒写的是现实感受;下片问“天下英雄谁敌手,”点明怀想的古人是敢于抗拒强大敌人的英雄人物,怀古的目的是要讽喻现实。词的内容是慷慨激昂的,使用问句的形式,又使慷慨的词意显得更为深沉。

  辛弃疾晚年出任镇江知府,是要为抗金北伐出力。但是当时的宰相韩伲胄主张北伐,任用辛弃疾等抗战派人士的目的是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并不认真准备北伐,对辛弃疾提出的策略也不真正重视。因此,辛弃疾在词中怀想古人,实际上是抒发自己心中的忧愤。这一点在【永遇乐】词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永遇乐】词的题目是《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一开头还是从孙权写起:“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千古江山”,指京口这个千古形胜之地,如《南乡子》词所说“满眼风光北固楼”。词人由这个千古形胜之地很自然地联想到与此地有关的历史上的千古风流人物孙权。“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也像《南乡子》词说“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意思是孙权曾在京口建都,做出一番事业,可今天在京口已经看不到孙权的遗迹了。所以下面补充说,“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舞榭歌台”,本指一代繁华生活,这里借指政治、军事上的煊赫声威。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的流风余韵都经历了无数时代的风雨而一去不复返了,只留下这个千古形胜之地京口供应人瞻仰凭吊而已。《南乡子》词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也是这个意思。与《南乡子》词不同的是,【永遇乐】词进一步写到了与京口有关的其他历史人物。孙权偏处一隅,能够与雄踞中原而企图使天下“归心”的曹操相抗衡,所谓“坐断东南战未休”,这是很了不起的,因此词人对他表示追怀、仰慕。但还有比孙权更了不起的英雄,这就是刘裕。刘裕当南北朝对峙的时期,采取积极进攻的态度,主动提兵北伐,立下赫赫战功,比起孙权来,似乎高出了一筹。刘裕生长在京口,早年又在京口起兵讨伐桓玄,辛弃疾登临京口北固亭,又很自然地联想到了他,“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寄奴,就是刘裕,刘裕小名叫寄奴。孙权曾在京口建都,所以词人说“千古江山”,从总体上突出京口形势之险要。刘裕生长在京口,所以词人说“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只就眼前具体的夕阳照射的普通街道与树木写去。刘裕的时代,也在“雨打风吹”当中过去了,那“寻常巷陌”也是“英雄无觅,刘寄奴处”的。这里,词人用“人道寄奴曾住”一句带过,语气中同样包含着风流云散的惋惜。词人叙说孙权,只从总体上点明“英雄”,而叙说刘裕则展开了比较具体的生动描绘。在“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之后,词人接着补充说:“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三句,突出了刘裕的英雄气概。金戈,指拿着武器。铁马,指挎着战马。金戈铁马,即指驰骋疆场,带兵作战。气吞万里,是形客气势磅礴,足以吞纳万里之广,敌人当然就不在话下了。词人刻意描写刘裕具有猛虎一般的威风豪气,是有事实依据的。刘裕渡江北伐,先后灭掉了鲜卑贵族建立的南燕政权和后秦政权,收复了长安,洛阳等地。南燕政权在今天山东境内,后秦政权在今天陕西境内,在辛弃疾那个时候却是金国的占领区,因而刘裕当年灭掉南燕和后秦就使得辛弃疾极为向往了。辛弃疾在词的上片联系京口而歌颂了孙权和刘裕,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是借古讽今,指斥屈辱求和的南宋统治集团。孙权不怕强敌的威慑,敢于同曹操较量,刘裕进一步渡江,收复大河南北,他们不愧为“英雄”,确实是“气吞万里如虎”。对照起来,南宋统治集团则不敢与金人决一雌雄,他们畏敌如虎,妥协投降,苟且偷安。不要说中原故土未能收复,就是半壁河山也朝不保夕。第二层意思是怀古抒愤,感慨自己空怀收复中原故土的壮志,备受压制打击,眼看北伐无望,统一大业难以完成。对照起来,孙权、刘裕能有所建树,虽然“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但他们的英雄气概,宏伟功业却像“千古江山”那样永世长存,自己则只有登临浩叹而已。词人是否因此而消沉颓废呢?没有。词人始终密切注视着国家局势,希望有朝一日为国效力。词的下片仍然扣着借古讽今与怀古抒愤去展开描述,先提出另一历史人物宋文帝刘义隆,他是刘裕的第三儿子。“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就是说的宋文帝的事情。元嘉,是宋文帝的年号。草草,是草率的意思。宋文帝在元嘉八年(431)未经充分准备就发动北伐,结果兵败于滑台。封,是古代在山上筑坛祭天的仪式。狼居胥,即狼居胥山,在今天内蒙古境内。汉武帝时,大将霍去病北伐匈奴,一直打到狼居胥山,并在那里筑坛祭天、刻石纪功。后来,封狼居胥就常常被用来指在讨伐敌人中取得胜利。据《宋书·王玄谟传》记载,王玄谟多次向宋文帝进献北伐的方案,宋文帝听了之后对殷景仁说:听了王玄谟的陈说,受到鼓动,使人产生了封狼居胥山的意愿。赢得,是取得的意思。北顾,回头北望的意思,这是用宋文帝诗中的词意。宋文帝北伐失败后,作诗有“北顾涕交流”之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这三句,大意是说宋文帝元嘉之时北伐,草率经营,结果兵败,徒然落得一个慌张地回头望北的结局。从孙权,刘裕到宋文帝,三个历史人物构成三个层次:孙权坐镇江东,敢于北抗曹操,刘裕进而渡江北伐,收复失地,宋文帝“有封狼居胥意”,可惜“元嘉草草”,徒劳无功。词人是慨叹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孙权、刘裕这样的英雄人物,同时又以宋文帝的历史教训告诫南宋统治集团。词人虽然力主北伐,但已预见到当时韩倔胄的用兵别有企图,而且仓促上阵,必然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事实终于证实了词人的预见。而韩偏胄在失败之前,并没有听进去词人的告诫。词人深深地为国事担忧,并慨叹自己不能为国事尽力。词的下片在描述了宋文帝的“元嘉草草”之后,即把笔锋转向现实,先回忆自己南归时的情景:“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词人在绍兴三十二年(1162)南归,到写这首词的时候,已经过了四十三年。望中,指登楼眺望之中。扬州路,指今天江苏扬州一带。词人南归时,率部队从这一带经过,而当时的扬州又屡遇金兵的焚掠,所以说“烽火扬州路”。这里暗用了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词句,把“春风十里”换成“烽火”,隐含历史的对比,从对比中流露出沉痛心情。同时,“烽火”二字又是从前面提到的宋文帝的元嘉之败引出来的。元嘉之败后,北魏太武帝乘机南侵,追击刘宋军队直到长江边,并焚烧了扬州。词人很自然地把这同金主完颜亮南侵时扬州也几经兵火联系了起来。现在登上北固楼,向北眺望,四十三年前自己南归时的经历以及扬州一带的兵火都还记忆犹新,那时自己胸怀大志,要干一番事业,可是,四十三年过去了,自己一事无成,国势也越来越不振作。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对失败的历史和分裂的局面也渐渐地不以为意了。因此,接下去词人就感叹到,“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可堪回首”是反问语气,就是不堪回首的意思。佛狸是北魏太武帝的小名。神鸦,指吃庙里祭品的乌鸦。社鼓,指古代社日里迎神祭祀的鼓声。这三句仍然是借用刘宋的旧事来暗喻南宋的现实。宋文帝元嘉北伐失败之后,北魏太武帝率兵追击王玄漠,驻军在长江北岸的瓜步山,在山上修建了一座行宫。这座行宫后来成了魏太武庙,因为魏太武帝的小名叫佛狸,所以又叫佛狸祠。“一片神鸦社鼓”,是说魏太武庙的香火很盛。人们忘记了过去失败的历史,竟在佛狸祠下迎神祭祀,这情景真是令人不堪回首。词人在这里不是对刘宋的历史作评价,而是借用历史来影射现实。宋文帝元嘉北伐失败、北魏太武帝南侵的历史,早已被人们遗忘了,而太武帝南侵时留下的祠庙,却至今香火不断。与此类似,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同样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被人淡忘了。词人对这样的现实,感到深深的忧虑。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却还壮志犹存,希望为国立功:“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凭谁问”是凭借谁、靠谁来探问的意思。廉颇,是战国时代赵国的名将,善于用兵,晚年被排挤到魏国。赵国由于屡受秦国的进攻,赵王想再用廉颇,怕他已经年老,就派人去看看。廉颇在使者面前“一饭斗米,肉十斤”,并披甲上马,表示不老。廉颇的仇人郭开怕廉颇再被重用,就买通使者,在赵王面前毁谤廉颇。使者回到赵国后,报告赵王说,廉将军虽老,还很能吃饭,但是和我坐了一会儿,就上了三次厕所。赵王听了,信以为真,认为廉颇确实老了,就没有起用他。词人在这里以廉颇自比,说自己虽然已有六十六岁,但还有廉颇那样老当益壮的雄心,可是晚年的境遇还不如廉颇。因为廉颇虽老,赵王还派使者去探问,而自己,就连探问的人也没有了。眼看时光虚度而壮志难酬,不能不深感悲哀,在无限悲愤之中结束了全词。词的下片内容比较复杂,但还是用借古讽今和怀古抒愤的手法,围绕着忧虑国事和感叹自己的遭遇这个中心,与上片的内容互相照应,脉络分明,层次清楚。由于作者胸襟开阔,思想深刻,站得高,看得远,因而这首词也就写得境界阔大,气魄宏伟,感情深沉。表现手法也很有特点,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多用典故,熟练地运用古人古事来表现自己在现实处境中要说的话。当时曾经有人当着辛弃疾的面批评这首词用典多,辛弃疾听了很高兴,说是“实中余痼”,认为用典太多是他的—个老毛病。我们认为,诗词中多用典故,如果用得不好确实是一种弊病。但是这首词用典很贴切自然,词人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去使用、安排这些典故,结构严密,一气贯注。词中的这些历史人物和故事,初看似乎不相关联,而实际上它们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完全是统一的,只要理解了每一个典故的含义,以及作者运用这些典故的意图,就能理解它们的深刻寄托以及内在的紧密联系。因此,这首词的用典,不仅中心明确,而且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确实是恰到好处的。同时,词中使用的典故都带有慷慨激昂或苍凉悲壮的感情色彩,传达了词人当时的那种为壮志犹存、报国无路而深感悲愤的复杂情绪,具有动人心弦的力量。这些都体现了辛弃疾词善于运用典故的特色。其次,这首词的标题是怀古,主旨却是伤今,词人登临怀古,或借古讽今,或征引历史教训,或借古事进行类比,怀古之中寄寓着对国事的忧虑和对自己遭遇的感慨,从山川风光说到古代历史,从古代历史说到眼前时事,高瞻远瞩,纵操捭阖,怀古与伤今有机地结合,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比较集中地体观了辛弃疾怀古词的特点,后人曾经称许这首词“极咏古之能事”,明代人杨慎在《词品》中还推举它为辛词中的“第一”。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