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繁體

“文化”一词,在古代文献中本是一个动词,最早在《易经》中被表述为“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强调的是人文精神的化育生成功能。在广泛汲取世界人类文化智慧的今天,仍然要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力量,尤其是那些流传千百年的诗词名篇,其中饱含的人文精神,对磨砺我们的精神品格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既不能隔断文化血脉,又要做到与时俱进,开创文明的新局面。

  “诗”在经典文献中特指《诗经》。《诗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非常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状态。它作为儒家 “六经”之一,以其文本的权威性和直接性,滋育着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灵。《楚辞》的出现,使中国诗学思维“诗骚”并举,又有与民间歌谣相联系的“乐府”采集,形成了中国诗歌智慧渊源多元互补的动态局面。屈原向天发问,采取人神共舞或生死对话的方式,用神话来抒写人间真情,用死亡来印证生命价值和民族责任。

  古代文人以敏锐精妙的词句点醒了山川亭阁的灵魂,形成了闪烁着人文亮点的“诗的地图”。游览崔颢笔下“昔人已乘黄鹤去”的武汉黄鹤楼、李白笔下“相看两不厌”的宣城敬亭山、张继笔下“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苏州寒山寺、杜牧笔下“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扬州二十四桥、柳永笔下“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的杭州、苏轼笔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黄州赤壁,能感受到山川风物中的诗情画意。

  古典诗词名篇还培育着人的胸襟、情操和气节,成了中国人约定俗成的精神文化教科书。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令人感到悲壮;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令人感到忧患;曾公亮的“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令人感到壮丽。

  一些诗词名句饱含高远的哲理趣味,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赞颂生命的顽强;王之焕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开拓登高望远者的视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暗含逆境中当有转机的辩证法。诗词中的哲理诉诸悟性,成于妙语,无须生硬地说教,令人在如沐春风中体验到智慧的喜悦。涵养性情,锤炼人格,是诗词的潜在功能。龚自珍以落花自许:“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种甘做人梯的胸襟何其磊落;于谦以石灰自励:“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种不受腐败风气侵蚀的品格何其高尚。其咏物托志的手法,挟带着人格力量和诗情魅力,易于渗透到人们的精神脉络之中,杜甫所云“润物细无声”,此之谓也。

  在民族危难的关头,忧患意识和坚贞人格迸发出铁骨铮铮的民族气节,岳飞面对“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历史重任时,看淡了“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文天祥面对着“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局面时,坦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准备以死亡来证明生命的价值。就连那个叹息“人比黄花瘦”的弱女子李清照,也在《夏日绝句》中,发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强音。这些血性文字铸造着民族的脊梁和骨气,让我们在天崩地坼中奋勇前行,焕发出中华文明百折不挠的生命力。

  古典诗词名篇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它在当今时代精神的映照下,愈发显得熠熠生辉,富有神采!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