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繁體

诗词吟哦“百年孤独”

2020-10-21 15:08:48 / 信息来源:齐鲁晚报

  10月16日,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正式上映,该片聚焦96岁的中国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的人生经历,是叶嘉莹唯一授权的传记电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宋说
​  17次访谈得出诗词人生
今年7月,《掬水月在手》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单元,导演陈传兴将这部文学纪录片作为自己“诗人三部曲”系列纪录片的终章,“希望这部电影,不是拍一个仰之弥高的,不食人间烟火的那种状态,而是呈现一个最真实的生命。”
​  《掬水月在手》以古典诗词与叶嘉莹个人生命经历交织为主线,用白描的方式展现叶嘉莹坎坷坚韧、追寻初心的一生。该片电影画面极具美学和诗意,摄制组足迹遍及北京、天津、西安、洛阳、香港、台北、澳门、温哥华、波士顿等10多个城市,将叶嘉莹漂泊多艰却又如诗如歌的传奇一生铺陈讲述。
​  影片从叶嘉莹生活的宅院开始,有深度访谈也有叶嘉莹的曼声吟诵。纪录片资料显示,影片摄制组对叶嘉莹进行了17次访谈拍摄,娓娓讲述了叶嘉莹的人生历程。在她的讲述中,有对家人和恩师顾随的回忆,有与前辈友人的结识和交流,还有自己诗词创作、吟诵的心得历程。
​  拍摄叶嘉莹传记电影的创作过程,如同翻越层层大山大河,陈传兴谈道:“为了和叶先生谈苏东坡、谈辛弃疾,我的提纲经常会做到二十几页,提前半个月给叶先生。她会帮你批改,她首肯了,我们才能过去采访。我也经常被叶先生批评,因为总是在谈诗词的时候出纰漏,闹笑话。”
​  摄制组还采访了42位与叶嘉莹先生相熟的人士,作为叶嘉莹的朋友、同事、学生、邻居,受访者各有视角,是谓“月映千川”。
​  除了结构上的诗意,配乐上也深有讲究。由日本音乐大师佐藤聪明用日本雅乐的形式以杜甫的《秋兴八首》来创作乐曲,将笙、筚篥、古琴与西式女高音、男中音结合,对诗词进行现代音乐的诠释。《秋兴八首》的声韵是全片的音乐主轴,成为影片另一条隐晦的叙事线索,让杜甫穿越电影,与叶嘉莹进行时空对话。
​  将生命感悟为“弱德之美”
​  电影《掬水月在手》中流淌着许多金句和词汇,叶嘉莹在片中多次提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的一句话:“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叶嘉莹忧患不断却成就斐然的一生,成为这句话的注解。
​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的四合院,她十多岁开始填写诗词,写夏天的枣花“初夏心情无可说,隔帘唯爱枣花香”,秋天的菊花“群芳凋落尽,独有傲霜枝”,充满少女情怀。
​  17岁那年,叶嘉莹的母亲突然去世,带着沉重的悲痛,她一连写下了八首《哭母诗》,让她明白了生死离别之意。52岁时,女儿、女婿因车祸双双遇难,她把自己关在屋里,将所有的痛苦悲恸凝成《哭女诗》十首,“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
​  叶嘉莹的一生,正应了她老师顾随常挂在嘴边的箴言,“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境,过乐观之生活。”叶嘉莹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师从诗词名家顾随,后执教于台湾大学、辅仁大学、淡江大学,1969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受聘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首位中国古典文学院士。
​  人生一轮轮的苦难,使叶嘉莹觉悟:“把一切建在小家、小我之上,不是一个终极的追求和理想。”1979年她收到了中国教育部批准她回国教书的信,从那时起,叶嘉莹每年利用假期回国讲学,如此奔波30多年。2014年,她决定不再越洋奔波,正式回国定居南开。
​  诗词支持着叶嘉莹走过人生苦难,她也把个人生命的苦痛溶解于诗词,感悟为“弱德之美”。如今,晚年的叶嘉莹持续工作,仍将毕生余力全部奉献给中国诗教事业。2016年至2019年,叶嘉莹将历年稿酬及出售北京、天津房产的收入约3600万元,慨然捐赠予南开大学,设立“迦陵基金”,推动诗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