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繁體

古诗词选读-浪淘沙 春日憩管社山①(清•丁如琦)

2020-10-22 14:41:37

  青嶂②拥晴沙③。

  几簇人家。

  眼前④桃李⑤艳于霞。

  知费天工⑥多少⑦力,酿就繁华⑧。

  烟水⑨望中⑩赊。

  绕径桑麻⑪。

  武陵何必更浮槎⑫。

  长昼愔愔⑬无个事⑭,看放蜂衙⑮。

  现代文解读:

  阳光照耀下的沙滩依偎在青翠的群峰山脚下。远近散落着数处庄户人家。眼前桃李竞放姹紫嫣红美如画,灿若天上的多彩云霞。君可知需要耗费多少自然的工巧章法,方能造就这等的绚丽繁华。

  远远望去烟波浩渺水无涯。田间的小径曲折蜿蜒绕桑麻。何必劳神费事乘坐竹筏,去寻访武陵桃源家。这里清幽寂静尽日有余暇,安闲自在且看放蜂衙。

  注释:

  ⑴管社山:江苏无锡蠡湖西侧管社山。⑵青嶂:像屏障一样的青山。⑶晴沙:阳光照耀下的沙滩。⑷眼前:目下;现时。⑸桃李:桃花与李花。⑹天工:天然形成的工巧⑺多少:感叹词,多么的意思⑻繁华:繁荣美盛⑼烟水:指雾霭迷蒙的水面⑽望中:视野之中。⑾桑麻:泛指农作物或农事⑿浮槎:传说中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⒀愔愔(yīn yīn):指和悦安舒,幽深悄寂的样子。⒁无个事:没有一点儿事。⒂蜂衙:飞绕的蜂群。

  丁如琦(1722-1800),字器淳,无锡人。乾隆十八年举人,官浙江常山知县,有《菊圃诗钞》四卷附词。浪淘沙是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它本是一些散佚或残损的民间乐调的杂曲,由乐府机构加以整理后而得以保存的诗歌,其内容大多是诗人述志感怀之作。这首词的标题《春日憩管社山》,点明了本词的时间地点和事件,就是春天在管社山休息,憩就是小睡的意思。江苏无锡蠡湖西侧的北犊山古称管社山。鼋头渚上面的南犊山、对面湖心的中犊山和隔湖相对的北犊山在很久以前是连在一起的,为一座笔架形山,它隔住太湖,封住河口。据传说,早先无锡城非旱即涝,连年闹灾,是猪婆龙开了两个山岙,凿出南北两个犊山门,使无锡水道与太湖勾通,从此旱涝保收。管社山东临西蠡湖,南对中犊山,西临太湖,是明末隐士杨维宁所建的别墅园林。这里深蕴人文,是无锡著名的古迹。登上管社山远眺太湖,万顷碧波尽收眼底,七十二峰隐约可见。词的第一句“青嶂拥晴沙”,生动地描述了这里的景致,青翠的山崖前面是一片阳光照耀下的沙滩。环山四围“几簇人家。”词人眼中看到的是几个村落。簇应该是数户人家居住在一处。但见“眼前桃李艳于霞。”春天里桃李芬芳,比天上的彩霞还要美丽。着眼于这样清妙的景色,词人不禁感叹“知费天工多少力,酿就繁华。”这需要多少大自然的工巧,才能造就这样的繁荣美盛啊。一个酿字,凸显了逐渐形成如此美好景致的漫长时间,山水风貌的浑然天成。上片第一句写山,下片第一句写水,“烟水望中赊”,赊在这里是远的意思,烟波浩渺的水面,一望无际。回首陆上的田园风光,“绕径桑麻。”沿着小径的道旁种满了桑麻。桑麻就是桑树和麻,江南人种植桑树,摘取桑叶饲蚕取茧,种植麻类植物取其纤维,这两项都是古代农业解决衣着的最重要的经济活动。桑麻也可以用来泛指农作物或农事,也就是说这里没有荒废闲置的农田。小径通幽,青青绿野。这里这么美好,“武陵何必更浮槎。”诗人又少不了感慨一番,有必要费神耗时撑着木筏去武陵寻找桃源吗?浮槎指古代传说中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武陵一词,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楚国灭方国庸(就是现在湖北竹山一带),设置汉中郡,另外又设置了武陵县,秦统一后,历代也多有设置武陵行政区划的。在历代写“武陵”的诗文中,往往把“武陵”当作桃花源的代名词。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此文开头讲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忽然看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桃林长达几百步,花草鲜嫩美丽,落英缤纷。渔人对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便继续向前,到了尽头,弃船而行,来到一个与外部世界隔绝的自然天地中。那里的一切都是那么单纯美好,没有税赋战乱,生活平和,人人自得其乐。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此间词人认为管社山的和美恬静堪比武陵,也称得上是一个世外桃源。在这里休闲,“长昼愔愔无个事,看放蜂衙。”这里长长的白昼一片安逸祥和,闲来无事,看群蜂飞舞也是乐事一桩。愔愔描写管社山的和悦安舒,幽深悄寂。蜂衙指群蜂飞绕,通常蜂群会在早晚聚集,簇拥蜂王,就好像旧时代官吏到上司衙门排班参见一样。这首词用轻快的笔调述写了词人看到的管社山景色,给人以轻松柔和的美。管社山面临太湖,空气沁新,山中茂林修竹,涧水淙淙,晴天鸟语蜂鸣,雨天烟霭迷离,真是一个休恬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