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繁體

【闲嗑大郎溪】寻迹古诗词里的郎溪(上)

2020-12-02 10:15:17

  江南自古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历朝历代名人名家留下了无数名作名篇,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精神财富,让我们从中吸收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营养,赋予了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自信。放眼我们的周边,从沿江的池州、宣州至六朝金陵,从徽州、歙州至新安腹地,从苏州常州、杭州湖州乃至整个太湖流域,文人巨擘灿若星辰,光彩照人;古典诗词佳篇无数,洋洋洒洒。然而,四周高山仰止,把郎溪围合在中央的盆地里。这也难怪——郎溪置县于宋代,没能赶上唐朝诗歌盛世,也就不可能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宣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泾县)这样脍炙人口的唐代标签式的千古佳句;直到今天郎溪周边所有的政区都变成市级,而郎溪作为县邑,级别从未有过改变,行政级别低,官吏级别也就低,封建社会文人大小与官吏大小某种程度上是成正比的;加之郎溪自古便是兵荒马乱瘟疫频繁之地。

  明清两部《建平县志�6�1艺文篇》里,收录的大都是宗玺、吕盛等本邑名贤以及在建平任官宦的邵蕃、卫廷璞、王家相等留下的诗篇,并没有见到一首历朝名人咏郎溪的名作佳篇;近年编撰的二部《郎溪县志》里,也仅仅收集了张耒的《建平途次》,范成大的《邓步出陆》,杨万里的《入建平界》等寥寥可数之作,多年来也正是靠这几位代大家撑起了郎溪的脸书。

  近期郎溪获得“中国诗词之乡”这块金字招牌,可喜可贺之余,似乎感觉还是缺乏来自千年古县古典诗词文化底蕴的铺垫和支撑。我也曾多次叹息古典诗词对郎溪的不逢时、不眷顾,不待见。

  难道我们真是古典诗词文化洼地?非也!郎溪从来就不缺乏古典诗词的一路相伴,只是在千年跋涉前行中,湮没在迢迢路途中——只待你用心拂去蒙在上面的历史浮尘与你不期而遇。下面介绍几位历史人物与郎溪相关的诗词,你一定也和我第一次接触到它们一样,感觉到新鲜好奇和激动——让我们打开昨天的历史,一起在郎川古典诗词里倾听别样的回声。

  程端礼(1271--1345),字敬叔,号畏齊,鄞县(宁波)人。元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和教育家,学宗朱熹。他所著的专门论述家塾教学程序的专著,史称《进学规程》,元代国子监曾将它颁布各郡、县,以指导各类学校,明清两代儒学亦将它奉为准则。程端礼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家塾、书院和学校教育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程端礼毕生从事教育,元大德年间(1300--1303年)任建平教谕,然而其教育的起点正是从建平开始。从此程端礼与建平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生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诗篇。

  《送金仲相赴建平幕》

  橫山之西麻姑东,

   平岗断续如游龙。

  水出桐汭会白石,

  郎步临流邑其中。

  桑麻沃野三万戶,

  民俗俭朴无浇风。

  读书竹屋夜达旦,

  诸老文会犹从容。

  东岩贤宰力兴学,

  贱子倚席惭无功。

  回首三纪事已非,

  久闻凋敝多空穷。

  四明金君儒饰吏,

  三郡掾吏名声隆。

  案牍如山能立剖,

  万事不理须胡公。

  抚字正赖用宽和,

  流徙会见归耕农。

  县幕得人我为喜,

  已报交友驰书筒。

  父老迎君如问我,

  为言白首行龙钟。

  (摘抄《四库全书�6�1畏齊集》)

  这首七言古风是程端礼晚年写给一位即将去建平任职的朋友的。金仲相,因元代史料稀缺,明清建平县志上均无此人任职信息;幕,幕僚,指做官。

  诗的开头二联以山水定方位,写得最为“郎溪”——“横山(广德)”、“麻姑(麻姑山,宣城)”、“桐汭”、“白石”、“郎步”五处地名鲜活生动,一把将我们拉入到故乡的怀抱:在横山之西麻姑山之东,青山连续不断宛若游龙,桐汭两水合溪白石涧,一溪环绕着郎步古镇——我确实被这四句给惊艳到了——敢说这是至今所见写得最简明最准确最接地气的郎溪“名片”。

  接下来三、四两联写县情民风:桑麻沃野宜居三万户(县志记:“元,户二万三千五百七十”),民俗纯朴无浅薄之风,读书风气以夜继日,切磋诗赋文风不衰。

  五、六两联写自己任建平教谕有感:王东岩县尹兴举教育(东岩,即王勉,时任建平县尹,元县令称县尹),自己卑微未能尽职而惭愧;三十六年往事不堪回首(三纪,古十二年为一纪),如今消息凋零赋闲无事。

  七、八、九三联语重心长嘱咐送别对象:故里的贤君力致于吏治(四明,宁波四明山),都在各地的宦迹中留下好名声;再多的诉讼案件要立断,再多的政事办理不要拖延;抚慰民众要靠宽松和睦的策略,让流离失所的农民有耕作田地。

  最后十、十一两联无限感慨,流露出对建平的想往和对金仲相的关心寄托:真替建平能有你而高兴,我已向建平的朋友寄去了书信;迎接你的乡亲若问起我,告之我已满头白发老态龙钟。

  限于篇幅,不能对程端礼这首诗做更多的解读和鉴赏,再摘录两首供大家欣赏,让程端礼的咏唱不断地刷新我们在古典诗词中对郎溪的认知。

  《用韩退之出宰山水县之句为韵赋五首呈东岩王明府》(其四)

  郎水出桐汭,

  西流百余里。

  临流构新亭,

  公日观此水。

  公呼父老言,

  兹可喻政理。

  风恬水镜净,

  清澈湛无滓。

  明可烛须眉,

  一一見涯涘。

  汲者缨可濯,

  济者舟可舣。

  和雨混浊流,

  橫溢若奔驰。

  牛马暗莫睹,

  蛟鳄森利齿。

  岂徒济者危,

  隄障将圯毁。

  父老再拜言,

  公念幸及此。

  此水浊日多,

  清日苦无几。

  流清难自全,

  浊者日弥弥。

  公来水既清,

  公去复前似。

  公有一寸胶,

  慎勿宝诸已。

  当往治河源,

  余波俾沾被。

  公谢父老言,

  吾敢怠以止。

  悟彼沧浪歌,

  仲尼识孺子。

  (抄《四库全书�6�1畏齊集》)

  《客中看月得吹字》

  郎川今夜月,

  客子独看时。

  光彩明纤末,

  乡关苦蔽亏。

  惊鸟难自定,

  短笛且休吹。

  漂泊疑非我,

  尊前舞为谁。

  (抄《四库全书�6�1畏齊集》)

  以上两首,一长古韵,一短五律;长韵赋郎川水,短律咏郎川月;托郎川水以阐释哲理,言郎川月以宣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