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繁體

掬水月在手:古诗词的女儿,镜中的叶嘉莹

2020-10-26 13:53:16

  《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出版,

  是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先生唯一授权传记电影《掬水月在手》的衍生图书。

  陈传兴导演为叶嘉莹拍摄的同名传记电影影片仅有120分钟,但拍摄过程中却积累了百万字的访谈素材,以及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是了解一代诗词大家,乃至百年中国、千年文脉难得的口述史料。

  “镜中的叶嘉莹”,既是纪录片镜头中的叶嘉莹,亦是他人为镜所映射出的叶嘉莹。

  他人为镜

  叶嘉莹本姓叶赫那拉,号迦陵,1924年生于燕京旧家,在儒家诗教的熏染下成长起来,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师从诗词名家顾随。上世纪中期曾在中国台湾执教于台湾大学、辅仁大学、淡江大学。1969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受聘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首位中国古典文学院士。1979年起,她每年利用假期回国讲学。2013年正式回国,定居南开。

  《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所呈现的叶嘉莹,是纪录片镜头中的叶嘉莹,也是前所未有的、以他人为镜映射出的一个多面的叶嘉莹。全书对应叶嘉莹先生在不同时期执教过的四所大学——台湾大学、哈佛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南开大学,四个部分分别成章,各以叶先生的一句诗为题,分别是:植本出蓬瀛;入世已拼愁似海;变海为田夙愿休;要见天孙织锦成。

  叶先生的自述内容提炼自纪录片拍摄时的17次深度访谈及多次演讲,并结合《要见天孙织锦成——我来南开任教的前后因缘》《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等文补充而成。行文采用第一人称视角,通过叶先生对个人诗词作品的解读,勾勒出她辗转中国台湾、波士顿、温哥华等地,而最后选择叶落归根,留在南开大学教书的丰厚人生。辅以百余张高清剧照、手稿信札,详尽展现一位古典诗词大家的生命历程与学术成就,是叶嘉莹先生言传身教的实录。本书补充了因影片时长所限无法展现的更多内容,立体展现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跨越近一个世纪的生命长河。

  “众说叶嘉莹”部分,三四十位被访者包括叶先生的朋友、同事、学生、邻居、医生等,都与她交往甚笃。白先勇、席慕蓉、痖弦、郑培凯、田晓菲、陈洪、张静等三十余位挚友学生倾情回忆……每位受访者各有视角,分别映照出一代大师鲜为人知的灵动与鲜活。叶嘉莹的生平经历和学术脉络,能从相关被访者的叙述中看到呼应。他们多元的视角,全方位展示了一代大师在人格、学养、理想,乃至举手投足、言谈举止间的风采,以及叶先生在各个方面给他们带来的深远影响。这些文字详尽呈现了叶嘉莹先生的人生细节,弥补了影片篇幅有限的缺憾,是完整了解这位“古诗词的女儿”传奇一生的精彩读本。

  诗词救她于乱世

  叶嘉莹一生与古典诗词绵密交会,是研究者,更是传播者和创作者。她不仅毕生以研究教授古典诗词为业,更是把平生境遇与真挚情感融入一首首诗词记录下来。叶嘉莹先生曾说,“凡是最好的诗人,都不是用文字写诗,而是用整个生命去写诗。成就一首好诗,需要真切的生命体验,甚至不避讳内心的软弱与失意。”她的作品是个人经历的写照,还反映了20世纪以来家国的兴衰、文化的变迁,是一部处于新旧时代冲突下女性不断成长与反思的生命史。

  96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一生坎坷多艰,曾历经战乱,在海外飘零数十载,在许多次人生的至暗绝望时刻,是诗词给了她无穷的力量。在苦难的一生里,叶嘉莹坚持用中国诗词渡人渡己,尽管遭遇种种忧患与磨难,却“历尽风霜便未死”,她从诗词中汲取精神力量,并把这种力量不断传递给下一代。在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中,叶嘉莹先生堪为承先启后、贯通中西的摆渡者。她用自己毕生之力,传承中华文化,阐述古典诗词之美。改革开放后,叶嘉莹得以回到她魂牵梦绕的祖国,并将自己的学术生命奉献给祖国教育事业。叶嘉莹先生著述丰富,桃李满天下,为在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作出重要贡献,她晚年更是捐出3568万元,在南开大学设立“迦陵基金”,继续弘扬中华诗教。

  导演陈传兴说,“我拍了一部女性版的《百年孤独》,呈现的是一个女人的百年史。”“我希望回溯到诗词更为本质的层面,通过叶先生来讨论‘诗和存在’的问题。”

  《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不仅是同名电影的衍生之作,更是叶先生一生言传身教的实录。叶嘉莹先生虽遭遇曲折坎坷,却始终秉持青云之志,让苦难把灵魂打磨得愈发高贵。书中多元的视角、详尽的叙述、丰富的图片,完美展示了当诗词融入个人生命后所产生的美感与力量,也诠释了儒家“充实之谓美”与“止于至善”的理想境界。如今,接近百岁的她仿佛化鹏之鲲,精神遨游于天地之间,亦达到了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可以说,诗词拯救她于乱世,她亦背负起复兴诗词的使命,延续着中华千年的文脉。这位“古诗词的女儿”依然在照亮我们,照亮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