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繁體

略论李清照的“诗刚词柔”

  张潮

  内容提要 纵观流传至今的李清照诗词作品,由于思想内容表达的需要及诗人独具特色的审美观照,在其诗词作品中,体现了“阳刚”与“阴柔”两种迥然有异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 李清照;诗词;阳刚;阴柔

  据史料记载,李清照的诗词作品大多散佚,现仅存80多首。作为我国宋朝最负盛名的女词人,她的词作广受赞誉,有人认为“婉约以易安为宗”(《花草蒙拾》)。与她同时代的学者王灼《碧鸡漫志》一书中评价道:“易安居士……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词彩第一……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1]319

  李清照流传下来的诗作不多,但较之词来说,从内容看,则显得庄重、直率、硬朗。例如,在南渡之前写的咏史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对唐玄宗天宝年间腐败的政治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宫柳咸阳草。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对于封建文人在祁阳浯溪石崖上刻所谓的《大唐中兴颂》,诗人颇为愤慨:“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纪文字。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与此同时,诗人又借古讽今,矛头指向宋朝最高统治集团:“时移势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西蜀万里尚能返,南内一闭何时开?”清人陈宏绪在《寒夜录》中曾评议道:“李易安诗余,脍炙千秋,当在《金荃》、《兰畹》之上,古文如《金石录后序》,自是大家举止,绝不作闺阁妮妮语”,“独其诗歌无传,仅见心张文潜浯溪中兴碑》二篇,亟录出之……二诗奇气横溢。”[2]108尤其是当诗人经历了靖康之变后,陶然自足的小天地被剥夺,自己也被卷入到奔亡的群众洪流中,加之耳闻目睹南宋统治集团昏庸软弱的情景,更增加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对卖国贼和侵略者的痛恨,对古代英雄人物的向往。这期间,李清照在诗歌创作中,锋芒毕露,壮怀激烈,慷慨陈词,如她的逸句:“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知易水寒。”讽刺以宋高宗为首的投降派,南渡后还怕南方冬天的寒冷,那更应该知道被俘在北方过冬的徽、钦二帝的寒冷。皇帝被俘是民族的耻辱,靖康之难是南宋爱国之士痛心疾首的奇耻大辱,因此,灭耻雪恨正是民族感情、爱国思想的表现。

  诗人面对投降派占统治地位的局面,借晋代历史人物进行批判:“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王导是建立东晋朝的承相,是政治家;刘琨是西晋末年的爱国将领,与北方的异族侵略者作艰苦的斗争,后被害牺牲。诗人深沉地感叹在南宋的统治阶层中缺乏为国建业、杀敌立功的文臣武将。另一首写于1135年(绍兴五年)的《题八咏楼》,充分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慨:“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此诗被后人评为“气象宏敞”(《古今女诗集》卷六)。同样写于南宋半壁江山沦陷时期,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的《夏日绝句》,以20个字短小的篇幅抒发了诗人失去家园,失去丈夫后的忧愤之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铿锵悦耳,痛快淋漓,何等豪壮!在诗人看来,宁肯以死来谢江东父老的项羽是可敬的,辱国害民的宋高宗是十分可耻的。对项羽的颂扬,就是对赵构等辈的谴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要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建功立业,成为众人中的豪杰,即使告别人世也要成为鬼魂中的英雄。诗句显然化用了屈原《国殇》中的名句“首身离兮心不惩,子魂魄兮为鬼雄”。作为爱国诗人的屈原,纵有满腔热血却报国无门,他不仅被楚国君疏远,还受尽了朝廷奸佞小人的迫害,但始终不改其志,忧国忧民写下了《天问》、《离骚》、《九章》等不朽篇章。他的诗文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精忠报国。“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两句诗,则把曾叱咤风云、挥泪别姬、义无反顾的西楚霸王项羽作为一位可敬的英雄来赞烦,其用意十分明确,锋芒指向苟安江南,不图恢复的南宋最高统治者。俗话说“悲愤出诗人”,正因为诗人悲愤已久,像地下岩浆,一旦火山爆发便喷涌不止。而写于1133年(绍兴三年)的《上枢密韩肖胄诗》是诗人留传下来的最长的一首,也是现实内容最为丰富的一首。诗人后期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在这里获得了最充分的表现:“……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当时视下纵谈时,犹记人挥汗成雨。子孙南渡今几年,飘流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掊土。”抒发了作为齐鲁儿女的诗人思浴血、洒故土的豪情奇气与悲愤情志。

  综观以上所举诗例,大都具有强烈、深刻的政治批判色彩和对英雄主义人生观的赞美。这一首首爱国诗篇都与民族兴亡直接相关,几乎没有一首是个人际遇的哀叹,充分显示了作为爱国诗人的李清照卓越的政治眼光、祟高的民族气节和宽阔的胸怀。诗人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之后,成了“流荡无依”的“闾阎嫠妇”后,还唱出了如此激越昂扬的调子,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女作家中是独一无二的。

  但是,李清照作为“婉约派”词人的代表,她的词风与诗风迥然不同。她的词写得很深婉,有韵味、富余味。如果说她的诗所体现的是阳刚之气,那么她的词却展现了阴柔之美。明人陈子龙《王介人诗余序》一文中论道:“宋人不知诗而强作诗,其为诗也,言理而不言情,故终守之世无诗焉。然宋人亦不免于有情也,故凡其欢愉愁怨之致动于中而不能抑者,类发于所余,故其所造独工,非后世可及。”此说对宋诗评论显然失之偏颇,但对词善于接纳和表现人们的欢愉、愁怨之情感的论述可谓精辟。从李清照众多的词作来看,伤感心理表现得相当普遍。笼而统之,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伤春悲秋,二类是伤别怀乡,三类是抚时伤乱。北宋时期,由于诗人身处太平年代,当时她和丈夫赵明诚生活安定,专心研究金石,从事创作活动。因此,反映在作品中更多的是安闲的生活和与丈夫、姐妹等的离愁别绪。此间,词人以女性特有的敏感、独特的视角去感知、体验周围的一切,写下了许多柔情似水、缠绵悱恻的词作。如“庭院深深深几许”(《临江仙》)、“昨夜雨疏风骤”(《如梦令》)、“红藕香残玉覃秋”(《一剪梅》)等。词中表现的是主人公面对花开花落和春去秋来的时序转换,自然萌生韶华难驻的伤感。而当她经历了国家多难、社稷变置的乱世,越发增加内心深广的忧伤,尤其是南渡之后的民族矛盾激化,更增添了诗人词作中抚时伤乱之情。1135年(绍兴五年)诗人避难金华,写了一首《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此词首句写风吹落花,香在尘埃;次句写迟至日落,犹未梳妆,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心情的恶劣。“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凝练地概括了经历之惨苦。词的下阕,诗人虚拟了往金华胜地双溪荡舟的愿望,但立即作出否定,以舟轻借喻愁重,把沉痛的心情、沉重的愁恨表现得极为真切。在此后写的《声声慢》更是这一时期典型的代表。这首被后人誉为“婉约派”词极致之作写得委婉深沉,意蕴丰富绵延。首句14个叠字是词人血和泪的吞吐,是向苍天的悲愤呼告,更是词人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此句的内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诗人正在努力“寻觅”某种东西。对此,她并没有明讲,但我们可以联想到作者南渡以前的种种生活情景,词人希冀寻觅回那早已失落的旧日美好世界。第二层次是作者从过去折回到现实生活中来,碰到的却是冷冷清清的风、淅淅沥沥的雨这种残酷的情景。更为深刻的却还在于第三层次的“凄凄惨惨戚戚”。对词人来说,倘若不动情不作寻觅的回忆也罢了,可一旦触动感情拨动心弦之后,原本客观存在冷冷清清的深秋气氛之上又更加添上一层“剪不断、理还乱”,抹不掉、推不开的浓重的心理悲感。由此可见,这句词一层深过一层地写出了词人曲折、委婉的心路历程。这句之后,词人又展开了一系列融情于景的景物描写,写气候恼人,酒力难敌风力,目睹大雁伤心,观黄花憔悴,天色渐黑,细雨敲击梧桐,最后又将这千头万绪的感触总括为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从而体现了词作情景婉绝,委婉层深的总体风貌。

  纵观李清照的诗词,确有判若两人之感。她的词主要表现了一种“柔情”,而她的诗则迥然不同,主要表现了一种“豪气”。如这“柔情”在其词中随处可见一样,这“豪气”在其诗中也是随处可感。她在词中所抒发的更多的是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在诗里则更明显地表现了其政治主张,她的一些词言外之意在诗里表现得更鲜明,而她诗里有些感情却在词中表现得更动人。这两方面能有机地统一在诗人的诗词创作中,实为罕见。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评述道:“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从淮海、大晟来。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可谓奇矣。”[2]

  从以上所举李清照的诗词例子中不难看出,这些诗词的意境所体现的是宏壮和优美的审美风格特点。近代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3]8“王国维在论意境时,将意境划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者各具特点,各有风格。像《夏日绝句》这首短诗,所体现的是“有我之境”。由于诗人的思想感情豪放、激越、雄壮,因而表现出来的审美风格特点为阳刚之美,它是由诗人的阳刚之气和热情奔放的感情创造出来的。而慢词《声声慢》所体现的更多是“无我之境”,这里,诗人的思想感情已然隐蔽在景物中,因而表现出来的审美风格特点为阴柔之美,它是由诗人的阴柔之气和含蓄的感情创造出来的。王国维对诗词的风格特点曾作过一番精彩的评述:“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3]19以上诗作,限于篇幅,同时便于作者直抒胸臆,用短诗的形式来表现意境博大及国家大政,显得更直接更庄重;而词更适宜表达悠长、深婉、复杂的情感。李清照的诗词之所以为后人称道,除了思想内容深邃、直率、婉约等鲜明的特点外,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李清照,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一位颇有造诣的词作家。她的名字连同她的诗词将永远镌刻在我国的文化艺术长廊中。她在诗词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阳刚之气和阴柔之美,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流芳百世。

  参考文献:

  [1]王仲闻. 李清照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褚斌杰.李清照资料汇编[G].湘京:中华书局,1984:168.

  [3]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张潮(1956-),男,福建津州人,漳州教育学院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美学。(津州教育学院教务处,福建漳州363000)

  原载:《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展开全文